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246370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临床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期
     【摘要】 目的:研究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纳入联合组与参照组,各37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值、肺功能改善情况及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值、肺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后联合组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气值与肺功能,对患者疾病的快速恢复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 纳洛酮;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 临床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8.3.0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3-003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临床治疗中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以呼吸气流受限为特点,急性发作期患者通常伴有呼吸衰竭、肺性疾病及肺心病等临床症状。文章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

    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双盲法纳入联合组与参照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相关内容,排除具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两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0∶17,年龄52~80岁,平均(67.87±5.61)岁。组间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解痉、平喘、祛痰以及抗感染治疗、营养支持治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静脉滴注纳洛酮(国药准字H20023762,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注射剂2 ml∶2 mg),2 mg纳洛酮融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1次/d,7 d为1个疗程[1]。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值,检验患者的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肺通气功能指标(PEF)等,明确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比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2]。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气指标与肺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患者临床症改善,血气指标与肺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3]。

    1.4 统计学处理

    将SPSS 20.0统计学软件作为数据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参照组与联合组患者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值均得到显著改善,但是联合组患者的PaCO2与PaO2改善更明显,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6.54,P<0.05),见表1。

    2.2 参照组与联合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参照组与联合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FEV1、PEF显著提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9.36,P<0.05),见表2。

    2.3 参照组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35,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因为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慢性炎症所引发的疾病[4]。被激活的各类炎性细胞能够释放多种炎性因子,致使患者的呼吸系统组织或者是器官发生病理性转变,呼吸道黏液过度分泌,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能力[5]。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能力,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6]。

    常规治疗方式下多为患者实施解痉、平喘、祛痰及抗感染治疗,在营养支持治疗的同时,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实际的临床治疗效果仍然不够理想[7]。纳洛酮作为人工合成药物,其化学结构与吗啡相符,与阿片受体结合力较强[8]。纳洛酮具有收缩血管、预防患者形成肺小动脉血栓的作用,能增强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提升患者的呼吸频率,积极改善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9]。

    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10]。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下,能够改善患者气道狭窄、通气受阻问题,改善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症状[11]。在提高患者动脉血压分压的基础上,维持患者机体需要量。同时,无创正压通氣治疗的方式也能够有效避免气管插管的问题,减少患者治疗期间的痛苦感受。临床治疗费用较低,操作便利[12]。

    结合本次临床治疗结果来看,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肺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后联合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表明联合应用纳洛酮的效果更加理想。同时,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与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0%对比差异显著,组间比较证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方式下,联合应用纳洛酮,有助于积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症状的快速恢复。, 百拇医药(李海波)
1 2下一页